管理專欄

第286期電子報

第286期 電子報-情感要脅

王宇老師

情感要脅


王宇管理點心坊:

今年三月,來到重慶授課。在機場搭上計程車,剛剛駛出機場,在轉向高速路的一個路口,司機突然把車停下,原來是路邊一個女子伸手攔車,他要載上這個女子和我共用這一輛計程車。看著這個女子從「黑摩的」上卸著裝修用的風鎬、電纜、工具箱,很辛苦的樣子,我也就將我的行李從計程車後備箱拿出,放到了後排座椅上。車子開動,我們聊了起來,知道她是搞建築裝修的,早上到現在晚上9:30已經跑了4個工地,現在要把工具送到明早要用的工地上,也就是第五個工地,因為車子是老公在開,所以只好打「黑摩的」從機場去市區,剛開出沒有多久,摩托車司機就覺得跑不了那麼遠,只好再度換乘計程車。看看人們的生活,真的是都不容易啊!

那位女士的電話鈴聲響起,仿佛是她的兒子打來的,之後就是這位母親在電話中嘮叨她的孩子:「你怎麼能不吃飯呢?你是運動員呢!不吃飯哪裡來的體力?你知道我和你爸多著急嗎?你知道我早上幾點就出來工作了?」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跟她講:「妹子,你兒子一句都沒有聽進去,都是我和司機在聽呢!」司機也跟著哈哈一笑,可是這位女士還是說出了很多家長都愛說的那句話才甘休:「我和你爸這麼辛苦,都是為了你!」之後,才把電話掛掉。我說你怎麼這麼嚴厲的和你的兒子說話啊?「不是兒子,是女兒!」她回答道。我和詫異的說:「你對女兒也這麼狠的講話?」她的回答是沉默,過了好一會兒,她說:「我女兒是國家青年隊的籃球運動員,和你一樣在北京。她已經連續5天吃不下東西了,只想喝冰水,我是真著急啊!她們還要備戰2018年的世青賽啊!」從她的語氣裡聽得出她為女兒成就的驕傲,以及為女兒身體健康的擔憂,更多的是身在遠方無法照顧孩子的深深的憂慮。我說:「你的女兒身體什麼問題,你知道嗎?從你的話語裡面聽到的都是埋怨,沒有詢問和理解,你的女兒聽到了這些埋怨,真的就想吃飯了?還是內心更加緊張、焦慮?你女兒不吃飯,本身就是壓力大到一定程度的表現,再加上你的訓斥,估計今天就更吃不下了。最痛苦的是你用感情給她要脅!」她說:「沒有啊?」我說:「你說你和你老公這麼辛苦,都是為了她(你的女兒),真的嗎?」她說:「當然了,為了我們自己才不這麼辛苦呢!」我說:「如果沒有你女兒,或者她自立了,你們還會不會做這份工作?」她不假思索的說:「工作還是要幹的,只是不要這麼辛苦罷了!」我說:「等一下你到了目的地,還是給女兒打個電話跟她道歉吧,就說媽媽不該沖你喊,給你造成了壓力。也許她會好一些,其實你道歉之後,感到最輕鬆的就是你自己。」她說:「您還真會開導人,我一會兒就打電話。」

每個人做錯事情的時候,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一種內疚的情緒。有些人體會到了這種自然習慣,於是就有意識的利用這種心理來謀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你不怎樣怎樣,你一定會後悔的!」、「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等等話語,成為我們勸誡別人的情感方式,但是真實的情感不應該收到這種暴力的威脅!

常見的「情感要脅」多見於上對下,比如:父母對子女、老師對學生、上級對待部屬,一旦上對下的權力無從施展的時候,似乎情感要脅就成為了最後的殺手。下面的這些情景您見過嗎?

>情景一:
家長不時的給孩子們講述自己當年為了把他們撫養成人,多麼的含辛茹苦,放棄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機會,最可怕的是母親跟孩子講,為了生下孩子,差點丟了命。這些話一說出來,不正是把親子關係,變成了到時候就該償還的債務關係嗎?

>情景二:
老師和他的學生講,我累了一天,站了一天,喊了一天,苦口婆心的勸告,不都是為了你們,你們還不聽話,真是讓我難過。學生會給自己套上這麼大的感情枷鎖嗎?回答是不,現在的孩子思想越來越獨立,再想用此等老套的辦法博取同情,只會讓人心生對老師的無能哀歎甚至厭惡。

>情景三:
部屬離職時,總要和老闆面談一次的,面對去意已決的員工,老闆常說:「我這麼多年苦心栽培你,甚至把自己的機會都讓給了你,給了你比外界高得多的薪水,出了錯誤都是我來扛,你這麼說走就走,對得起我嗎?」本來部屬還真覺得有點對不起老闆,但是他說的這麼決絕、這麼絕對,員工心中的那麼一點對不起感覺,也就煙消雲散了。

>情景四:
一個女人拿起一枚鑽戒,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照了又照,又帶著一種哀怨的眼神把鑽戒輕輕放下,側頭和男友說:「我看還是算了吧!咱也沒有富裕到這種程度,以後吧!」此場景常見於國產三流電視連續劇,但也能反映一點現實情況。讓別人感到內疚,讓男友感到痛苦,讓他因為你的痛苦而改變,這是拿痛苦作為愛情的基礎,在上面如果真的蓋起家庭的大廈,那倒塌的時間不會太晚。

>情景五:
朋友之間有一種人的記憶裡特別好,總是說:「想當年!」之後說:「那時候你不順利的時候,我還是副主編,還有點特權,所以跟你月月約稿子,那時候的稿費足夠交房租了吧?」這邊的朋友不發一語,然後轉到了別的話題上了,而前面講話的那位雖然現在已經自己辦雜誌,成為了獨立出版人,但是他的朋友反而越來越少了,因為他總拿當年救濟別人,當成對方應該感恩圖報的籌碼。

這樣的場景不勝枚舉,我只希望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少。感情是用來交流的,是作為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礎,不能夠用它來要脅對方,一旦這種氛圍形成,那麼家庭、公司、朋友圈就充斥了各種控制與反控制,總會有一點控制不住,爆發之後就會傷及彼此。總之一點:不扯舊賬,不用感情要脅對方。

(作者: 王宇,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