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374期電子報

第374期 電子報-面對霧霾的選擇

王宇老師

面對霧霾的選擇


王宇管理點心坊:

2016年的倒數第二周,北京市政府發布了霧霾紅色預警,中小學生從12月19日停課到21日,一共三天時間。面對糟糕透頂、令人窒息的骯髒空氣,除了選擇逃避到外地度個三天霧霾假,加上兩天周末的五日小長假以外,還有沒有別的選擇?

面對這巨大的衝突與矛盾,我們一起整理一下思路,做長久的打算。首先我們需要辨別衝突情境中的兩個維度:事情本身以及衝突雙方除了自己外的另一方或多方,簡單說就是事和人。對事情本身我們要考慮堅持還是不堅持,對人的問題我們會考慮支持還是不支持。在思考對事情堅持與否的時候,人們主要考慮三個要素:價值、是非、繁易;考慮對人支持與否的時候我們考慮的三個要素是:關係、性格、權力。

展開來看,考慮事情的價值、是非、繁易的意思是說這件事情對我的價值高嗎?價值高則堅持,反之則放棄。是非的含意涵義在於如果我任認為我做的是對的,我就要堅持,如果我都不敢確信自己的行為是對的,則傾向於選擇放棄。繁易的意思是如果不再堅持,而採取改變,採取其他替代方式是不是很繁還是極為簡單、舉手之勞。

對人的支持性的三點衡量要素是關係、性格和權力,所謂遠交近攻的事情多數只是出現在三十六計中,現實中的人們多數是關係好的、近的就可以支持他,對關係遠的人就會降低支持度,甚至不支持或者反對。對性格因素的考慮是人們潛意識~吃軟怕硬的反映,我們對性格強悍的人多數會採取容忍的態度,對性格溫和或者軟弱的人多數會採取壓制的態度,對權力的考慮除了傳統上講的權力,還包含了對方的體格和金錢的優勢。

在衝突發生的瞬間,我們就開始在頭腦中飛速計算這兩大維度六個變數,在感性與理性交替作用之下,人們最終會從壓制、順從、逃避、合作、妥協的五種策略之中做出決定,從而產生行動。在年末這次強大的空氣重污染霧霾來臨之際,我們究竟該採取什麼策略?

1.壓制策略:是對事情的堅持度高,對人的支持度低,又可分為「先發制人」和「指責他人」兩種具體做法。霧霾造成的健康傷害太過嚴重,健康的價值對每個自然人都很高,能不能採取先發制人的策略?難,非常難,因為我們根本不知道霧霾是怎麼產生的,也就是衝突的另一方是個像幽靈一樣若有若無的敵人。類似美國部隊對付伊拉克般的「先發制人」的方法根本無用武之地,廣大市民只能選擇「指責他人」,在自己的微博和微信朋友圈罵一罵河北的鋼鐵廠焦化廠、燒秸稈的農民、提供劣質煤炭取暖的奸商和不作為的管理者。

2.順從策略:是對事的堅持度低,對人的支持度高,可細分為「責怪自己」和「寬恕他人」。無力壓制別人的情況之下,我們還可以「責怪自己」,怪自己怎麼沒有能夠生在山清水秀無污染的地方,怪自己的能力不夠不足以移民到無污染的地方。「寬恕他人」則需要有一些悲天憫人的情懷了,這種想法衝突的受害者憐憫加害方,覺得那些污染空氣的鋼鐵廠也需要生存,幾萬人的飯碗也需要保住啊,污染也是不得已為之。。

3.逃避策略:是對事情的堅持度低,對人的支持度也低,惹不起我還躲不起?可以分為「自行解決」或「順其自然」。這一次的大霧霾中,不少家有孩子又能請假的北京人選擇了「自行解決」,家長帶著孩子在發佈停課令當天就買好機票飛赴了三亞或者上海,一時間上海狄斯奈樂園迎來了一個小高峰。那些逃不掉的人家只能選擇「順其自然」的等風來,等待預計五天后的那場風吹散北京的霧霾,他們還做好了繼續「順其自然」的準備,因為媒體說洛杉磯在遭遇了1950年代的嚴重光化學煙霧污染後,用了近50年的時間治理,在1990年代終於又重新見到了藍天白雲。

4.合作策略:是一種「雙贏」的解決方式,衝突的雙方都滿足了自己的利益。這樣的策略需要合作要求雙方開誠佈公的討論、積極的傾聽,並理解雙方的差異,對有利於雙方的所有可能解決方案進行仔細的考察。在霧霾產生的過程中,最最缺乏的就是資料和討論溝通,沒有一方承認自己是造成霧霾的主要責任方,甚至乾脆辯稱根本沒有責任,比如所有的機動車駕駛者,他們只看到了政府規定在紅色預警下的單雙號行駛給自己出行造成的不方便,卻不承認機動車也是霧霾的之際製造者之一。每一個個體看到的都是自己所造成的破壞微不足道,卻不知道「沒有一片雪花會為這一次雪崩負責」。因此,合作的基礎是信任,而信任的基礎是瞭解,瞭解的前提找到當事方的訴求重點,尋找他們需要的價值,把所有資訊擺到桌面上開誠佈公的交流才是合作的基礎。

5.妥協策略:是要求衝突的雙方都作出一定的有價值的讓步。當衝突雙方勢均力敵或者希望一項複雜的問題得到暫時的解決方案時;或者時間緊迫需要一個權宜之計時,妥協是最佳的選擇。所有的霧霾紅色預警下的車輛限行,工廠停工,建築工地停止施工,都屬於「妥協」的產物,雖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問題,但是能給雙方一些喘息的機會,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場上的交戰雙方,在耶誕節期間暫時停火一樣。

在思考了五種策略之後,運用排除法,我作為一個普通北京市民不能「壓制」任何人;也不想「順從」霧霾;我希望「合作」,可是找不到可以合作的對手;「逃避」也不可能,孩子還要寫作業,停課不停學啊。我唯一能夠做到的就是「妥協」了,躲在家中不出門開足了空氣淨化器,出門不開車,減少碳排放。此外,還有「順其自然」的等風來,等風來吹散在這霧霾,再等的遠一點也許在50年後我90歲的時候能夠重新見到北京冬夜的繁星和夏日的明亮的陽光,科技的進步也許用不了50年就能讓我見到吧?

樂觀的想,美國加州的治理方式也給我們的管理者提供了可以借鑒的「合作」方式:政府制定極為嚴格的環境標準,包括汽油製造標準,汽車排放標準,工廠污染物回收標準,並且嚴密的監察,抓到不合要求的一律重罰,例如2015年大眾汽車柴油車使用作弊軟體識別汽車是否處於檢測狀態,以調整尾氣排放,就是被「加州空氣資源局」在抽查中發現的,為此大眾汽車支付了27億美元的天價罰金,而美國消費者獲得的賠償更多,多到了100.3億美元之巨。公平公正的處罰,讓守法的企業得以和其他企業一樣增加環保成本而不吃虧,就有了環保的動力,不會掉入「囚徒困境」的陷阱,大家都將背叛作為最佳策略了。

如果能實現合作的目標,還需要規則制定者和衝突雙方都不屬於同一個利益集團,如果污染製造者和環保部門是一個利益集團的,那麼管理與處罰的動力就會少了很多,因此看來霧霾還是要存在好一陣子了,我們可能還要繼續「順其自然」下去。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