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376期電子報

第376期 電子報-知不知與不知知

王吉達老師

知不知與不知知


王吉達吉言吉語:

向下管理高爾夫9.2的案例是探討部屬的異常態度。故事的前提是:你嘗試著要與部屬們建立門戶開放政策(你辦公室的門永遠為員工打開,歡迎他們前來反應溝通任何問題)。這個政策實施至今效果不錯,不過最近你發現范姜明濫用它。他根本就把這項政策,當作是炫耀自己能力的臺階(因為他常來接近你以後,四處向同事說他的意見獲得你的重視)。

經過你向范姜明說明門戶開放政策的真正用意之後,這位部屬的行為舉止有些改變。他有點疏遠你、消極對抗,而且工作品質每況愈下,這時候你應該:

A.指出他工作品質下降的地方,並詢問他真正的原因。
B.詢問他最近工作態度改變的原因。
C.指出他濫用門戶開放的政策不妥之處,以及工作低落反彈更是不智之舉。
D.向他說明門戶開放真正的用意,以便其釋懷。
E.不干涉他,但用你的表情讓范姜明知道你的不滿,直到他改善為止。

現在部屬出現了兩種問題,一個是工作態度(疏遠、消極對抗疏遠、消極對抗)的問題,另一個工作品質下降,這時候要怎麼和部屬談?要談什麼?選項C是直接認定工作績效低落是來自情緒反彈,而情緒反彈來自於你向他說明門戶開放政策的用意;老子在《道德經》上說:「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意思是:「能想辦法知道自己不知道的事,是高尚的行為;明明自己有所不知道的事,卻當作知道,則是人類的通病。」所以,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寧可抱著無知的心態多多了解,也不要一知半解或預設立場。情緒反彈、工作品質下降,跟你向他說明門戶開放政策的用意,這兩者間是否相關仍有待釐清,因此,C和D的選項都是把兩件事混為一談,言之過早。而E選項更不適合,有話就應該說,用表情、眼神暗示,非常不妥,就剩下A、B二個選項。

我們可以將員工問題分為「人」的問題和「事」的問題。人的問題和「行為態度」有關,事的問題和「工作和任務」有關,人和事的問題可以用這個表說明:我們可以將員工問題分為「人」的問題和「事」的問題。人的問題和「行為態度」有關,事的問題和「工作和任務」有關,人和事的問題可以用這個表說明:



所以,當你喜歡一個人時,給的是正面評價,不喜歡時,給的評價就會是負面的。例如,你可以說一個人瀟灑,也可以說他隨便;可以說一個人穩重,也可以說他反應遲鈍;可以說一個人衝動,也可以說他積極。你可以說一個人循規蹈矩,也可以說他食古不化。事實上,這些差別就在於你個人對他的喜好與否,所給的形容詞就有正反兩面的差異。

回到B選項來說,如果直接問部屬工作表現低落或為什麼對主管冷漠,部屬通常只會回答「沒有呀」,很難得到真正的答案,只有採用旁敲側擊的方式,在輕鬆、自然的對話中,才有機會引導部屬說出心聲,因此這個選項不適合。這時唯有A選項就事論事,不預設立場,直接詢問工作品質下降的原因,才能得到真正的原因。

因此,我們可以簡單的來說,當部屬的問題屬於行為態度的問題時,我們就來處理部屬的行為態度;若是部屬的問題和工作任務有關的時候,我們就直接處理工作任務的問題。但若部屬行為態度和工作任務同時有問題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先處理和工作任務相關的問題,畢竟,有標準的事處理起來容易多了。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