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391期電子報

第391期 電子報-不要讓組織把專業變成不專業

不要讓組織把專業變成不專業


陳楊林管理思想曲:

買保險,是保障未來的好方法之一,尤其上了年紀,醫療險更是不可少,因此在去年11月,向我的保險業務員加買了一份醫療險。剛好,公司也在這段期間幫每個講師夥伴們安排了一個全身健康檢查,因自認身體狀況不錯,平時也注重保養,對這次的體檢和買醫療保險之間,沒有做太多聯想,也沒有將這件事告訴保險業務員。

健檢報告出來後,發現身體某個器官的血液分析,係數超過標準的上限,也就是說罹患癌症的可能性超出正常值。醫院的健檢中心立即安排該院的名醫門診,讓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門診時再抽一次血做前後比對確認,第二次的血液報告,數據竟然比第一次更糟,醫師覺得不能輕忽這個現象,馬上安排住院做切片檢查。還好,檢查結果並沒有發現癌細胞組織,只是虛驚一場。但,因這次切片住院和保險公司的交涉,卻讓我留下非常深刻且不愉快的印象。

因為要住院,想到了有加保醫療險,因此打了電話告知保險業務員,順便問問申請醫療保險理賠需要醫院開立哪些證明文件?令人訝異的是,他在聽完我的說明後,沒有先關心我的健康狀況,而是先問我為什麼要在投保後沒多久去做健康檢查? 交談中讓我有被懷疑,這次保險動機不當的感覺,而且還說出;根據他們公司過往的案例,通常這麼做很多都是有不良的企圖,公司會追查到底,且會被列為拒絕往來戶,雖然他很清楚我絕對不是這種人,但,被懷疑有問題的保單,保險業務員是會被公司不斷的找麻煩的。

這次的理賠,最終還是順利的申請了該有的理賠金額,保險業務員也慎重地向我道歉,說明他絕對沒有懷疑我投保的動機,只是公司在換了經營者之後,重新調整組織結構,整個制度大翻轉,頒布了許多新的要求,他因為擔心觸犯新規定,一心急,才會對我有這麼不恰當的應對。

原來的公司對於類似案件,會先調閱醫院的診斷證明和就診紀錄處理理賠事件,判斷是否符合理賠條件,再行檢討業務人員是否有責任。公司被併購,經營管理層改變後,新制度規定,只要有疑慮的案件,都會先被認定業務人員簽約前的說明不足,徒增公司行政工作處理成本,因而會針對這位保險業務員的相關保險案件提高簽約限制和要求,如此將造成客戶很多不便,阻礙簽約時程,降低業務員簽約的成功率。是組織結構改變產生的新制度,讓這位專業的保險員做出這麼不專業的客戶服務。

組織的存在,是為了創造客戶價值,為了因應客戶的需求。但是很多企業(包括公家單位),卻常把組織從手段變成目的,因此,我們就會常聽到:「我知道這樣很不方便,但只能按規定辦理,這是沒辦法的事。」所有的要求,是以滿足組織的規定為前提,客戶(老百姓)反而變成是遵守組織運作規定下的犧牲者,由主角淪落為配角,本末倒置。原來設計來服務客戶的組織,最後變成被大家厭惡嫌棄的官僚場所,當然,在這樣的運作氛圍下,效率不彰,競爭力下降都是必然的結果。

企業現在所面臨的環境,相較於過去更顯複雜,尤其資訊爆發,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更是考驗著組織的應變能力。組織要有所成就,就要能順應外在環境的變化,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能貼近客戶,並且盡可能的擴大和外界的接觸介面,由環境和客戶來導引組織改變,也就是讓內部成員能深切感知外界強勢的轉變,用以調整或避免組織官僚氣息帶來的本位主義,這樣才有機會對接未來的需求,甚至引領潮流。千萬不要只圖組織作業方便,故步自封,像前述的保險公司一樣,變成一個讓一流人才變成二流成員,千里馬變成駱駝,自以為是的官僚部門。

(作者: 陳楊林,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