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515期電子報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515期 電子報-如何與上司進行對你的績效面談

王吉達  老師

如何與上司進行對你的績效面談


王吉達吉言吉語:

在向上管理高爾夫的步驟17.1,探討的是「如何與上司進行對你的績效面談?」他的狀況是這樣的:上司通知你,將於明天下午四時與你進行個別的績效評估面談,囑咐你做好準備。在與上司面談之前,你最好:
行動方案:
A.詢問上司這次績效評估面談的重點。
B.展望及規劃下一期工作的重點。
C.設想上司在這次績效面談時最關注的問題,盡可能地做好準備。
D.檢討在知識、技能與態度方面的改善課題。
E.整理及檢討前期工作的表現。

既然是績效評估面談,上司要探討的就是和你的工作績效表現有關的事,所以根本不需要問,問了也是找挨罵,所以選項A就很不適合。事實上,設想上司在這次績效面談時最關注的問題(選項C),其實和選項A的意思差不多,只是放在心裡沒問罷了;檢討自己在知識、技能與態度方面的改善課題(選項D),是屬於員工發展的問題,不一定需要每一次的績效面談中進行;績效評估的第一步,一定是從自我評估開始,知道自己的執行成效和計劃之間偏差,所以,先檢討自己這一期的工作表現(選項E),才是正確的;至於展望及規劃下一期工作的重點(選項B)則是後話了。

當然,有許多人會反駁說,BCDE四件事是同時發生的,這樣是不是硬拆?我們從選項上來看,若沒有先回顧/檢討這一期的表現,如何發現需要改善的課題,又如何依現況去展望、規劃下一期的工作,更無從設想上司關注的問題。就如同學生念書時,不論是高中、大學入學考試,還是學期中的測驗,前面根據範圍努力學習,之後才會從學習範圍中找出模擬試題,或是評估出題老師可能會出的題型,坦白說,讀的不夠熟悉,還很難猜題。
這個看似不是很難的案例,但對於擔任多年的領導者,往往會在這一題卡住。理由不外是:這是一口氣做完的事;不先設想老闆的問題,怎麼準備;老闆突然找找我談績效,不需要先了解一下嗎?對部屬是這樣要求的,但對上司不一定需要如此吧?可是,既然你平常和部屬進行績效面談時,都是要部屬先做自我評估再來面談,你的上司不也是這樣想?為何當身分角色換了,就忘了自己的本分?

績效評估面談的目的在於:讓上司了解員工,讓員工了解上司,雙方達成共識;既然要增進彼此的了解,每次面談的間隔不宜太長,時間隔太久不但忘了過去的表現,若有需要改善的地方,也過了時效性,這樣的面談就顯得流於形式,一季一次的績效面談週期,是還不錯的週期,一方面在部屬的問題還沒有惡化前就可以改正,另一方面也給部屬做事及改善的空間。

通常上司在進行績效面談時的主要內容,包括了:
1.了解部屬從上一次考核之後到現在的看法,認可工作的努力程度。
2.詢問部屬一、二項待改進或提升績效之處及構想,協助部屬建立後續的對策。
3.對整體績效做總評,使之一目了然。

既然上司想知道部屬從上次績效面談到現在之間的不同以及努力,部屬對於自己的表現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與想法,因此,在面談前部屬就應該從這幾個方面開始思考:
1.上次面談要求改善的地方,是否已經改善?改善了多少?
2.上司要求改善的地方對自己工作上的幫助為何?
3.這一期工作的達成情形(如:KPI的達成情形),以及待改進的地方,同時思考如何在下一期改進。

透過這個方式,上司知道你對於自己工作表現、能力以及未來發展的看法,而你也知道他對於你工作表現、能力以及未來發展的看法。提醒各位,去找上司,絕對不能「空手到」(不做計劃、沒有想法),不論是談工作計畫、個人發展,而績效評估面談更是如此。因為,大多數的上司會從「你有甚麼想法」開始談話;而沒準備和準備的不完整,看在上司的眼裡是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沒準備顯然是輕忽、不重視,而準備的不完整,是不夠周全;後者還可教,而前者恐怕發展就會受到限制。
知道自己能力的不足,而努力去調整,知道自己的表現還有進步空間,努力的讓自己趕上,這就是司馬遷在《史記.留侯世家》所說的「孺子可教矣」,大家努力的讓自己成為一個「可教」的人。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