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512期電子報【激勵溝通】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512期 電子報【激勵溝通】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蘇佳民  老師

【激勵溝通】敬人者人恆敬之,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


蘇佳民佳言佳茗:

這幾年在與各公司培訓部門進行訓練需求訪談,或是與授課的學員交流時,常談到的議題之一是「90後(1990年至2000年出生)的員工,真的很難帶,要如何領導或管理他們呀?」這也讓我想從十多年前,我在擔任企業人資或培訓高管時,就常被其他部門高管要求去找教授「如何領導或管理70、80後的員工?」的講師。對於相異於主管世代的員工們,主管總覺得很難理解他們的想法,真的很難帶!

不同世代的員工,因生長環境的不同,面對事情發生的應對自會不同,也就會造成主管對員工預期反應的差異;再深入來看,若是主管仍採取過去偏向命令式、強制性的管理方式,那是一種未經溝通、便宜行事的管理措施,不用花時間說明原由,無需考慮員工需求感受,單純期望員工聽令行事,達到要求與目標,這是合適的管理模式嗎?

2017年台灣有一位知名徐姓的企業總裁,因在其新書發表會上說:「現在年輕人很會花錢,到機場看一看,很多都是年輕人出國旅遊…」的失言風波而公開道歉;之後,台灣馬上有網民整理慣老闆(指那些對員工要求多又不願意提高薪水的老闆)的「經典回顧」,發現原來從1980年代開始,就存在著慣老闆,他們透過當年的報紙,節錄當年對年輕人的說法:1980年3月的民生報寫著,「一家電子廠人事管理員說,現在年輕人太浮躁了,動不動就想離職,跳到其他地方去;他們的工作態度比起十幾年前要差多了,也較不負責任。」1984年的經濟日報則寫著「老闆們大部份振振有辭的認為,現在的年輕人不肯吃苦,好逸惡勞,老闆稍為說一些重話,臉馬上就臭臭的,遇上加班,就馬上把勞基法搬出來,從來不肯為老闆設身處地想一想,週末假日的活動特別多,一下郊遊,一下烤肉,罵他,他永遠牢記;誇他,一下就忘了,現在老闆愈來愈難做了!」

由上的報導可以發現:上一個世代的人對下一個世代人的批評似乎沒有間斷過,或是你會常聽到上一個世代的人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這句話乍聽之下感覺是對的,但,深入去探討,不同世代的人其經歷的事情、擁有的知識、技能與經驗,並不是全都一樣,這樣狹隘的說法,其實是隱含了對對方的不尊重。所以,癥結點是在於我們是否能夠以「尊重」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彼此間的差異或不同。

《孟子.離婁章句上》中提到的「夫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及《孟子.離婁章句下》提到的「敬人者人恆敬之」(意指,人必先有自取侮辱的行為,別人才侮辱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主管不應用批評、指責、貼標籤的方式去看待員工,若能夠從「尊重」出發,先了解員工的行為的原由、想法或目的,員工自然也會敬重、信服你,主管們也就能迎刃化解這些過於簡化、標籤化的「世代差異」,你說是吧!

(作者: 蘇佳民,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蘇佳民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justin@vital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