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438期電子報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438期 電子報-與其抓住蝴蝶,不如種滿遍地的花

劉愛雯  老師

與其抓住蝴蝶,不如種滿遍地的花


劉愛雯管理沙拉吧:

幾天前去餐廳吃飯,剛坐下,就聽見隔壁桌兩個小孩為一輛玩具汽車吵得不可開交,媽媽生氣地說:「你們兩個不要再吵了!」哥哥說:「弟弟搶我的玩具啊!」媽媽說:「那你就給他呀!」哥哥問:「為什麼?」媽媽回答:「因為你比較大,你是哥哥,當然要讓弟弟呀!」這個哥哥反應很有趣,他說:「那我這輩子豈不是慘了嗎?因為我不可能比弟弟小啊,那表示什麼事都要讓著他?我為什麼這麼倒楣?」這件事最終在媽媽威脅利誘下落幕了,但我相信哥哥肯定是心不甘情不願,且更討厭弟弟了。

這一幕,讓我聯想到企業資深同仁常反應的一些問題:「我自己的事都做不完了,為什麼還必須去幫新人?」、「為什麼我有責任教導新人?」、「為什麼老人就必須讓著新人?」。身為管理者的您,如何面對這類的問題呢?

英文童書繪本「BUTTERFLY PARK」是個很好的故事:

有個小女孩剛搬家到城市,非常懷念鄉下有蟋蟀、蝴蝶的日子。某天她發現附近有個生鏽的大鐵門,上面寫著「蝴蝶公園」,原本沮喪的她非常高興,隔天一早,就帶著親手做的餅乾到公園,準備送給她的「新朋友」,等了好久,卻沒有一隻蝴蝶出現。後來她發現公園旁一戶人家的庭院裡有一隻蝴蝶,女孩跑去敲門,請這個鄰居小男孩一起幫忙抓那隻蝴蝶。他們抓到後,放進公園裡,但蝴蝶很快就飛走了。他們需要更多的幫忙!所以他們去敲了很多鄰居的門,鄰居的孩子們都拿著網子出來幫忙抓院子裡的蝴蝶。但是放到公園後,沒多久蝴蝶又都飛走了,只剩最後一隻蝴蝶。他們決定,當這隻蝴蝶也飛走時,要跟在後面,看看蝴蝶們究竟飛到哪裡去?他們爬上階梯,經過許多門口,人們都好奇地跟出來看,蝴蝶飛呀飛,最後停在一個樓頂空中花園的花朵上。終於,女孩知道要做什麼了!隔天清晨,女孩帶了一束鮮花到公園坐著、等著...蝴蝶還是沒有來,女孩感到很困惑。突然,有些聲音引起她的注意…是她的鄰居們!他們都來了!帶著水桶、鏟子和泥土。他們一起種花,直到整個公園充滿了花香和笑聲。看呀!是蝴蝶!它們都飛來了!女孩不僅感到幸運,也彷彿回到了家。

俗諺說:「強摘的瓜不甜。」與其道德勸說,威脅利誘,強迫哥哥必須忍讓弟弟,還不如製造一個樂於分享的家庭環境。平時刻意鼓勵兄弟交換玩具、禮物、互相幫忙。要求兄弟一起做家事,也去幫助別人。哥哥照顧弟弟時,大人要多加讚揚;弟弟禮貌請託哥哥時,大人也要及時給予肯定。哥哥忍讓弟弟是出於自願,因為內心對弟弟的愛,助人與奉獻的使命感和喜悅,成為一種自然流露的表現。

美國朋友跟我分享,她讀小學的女兒有個猶太同學,幾次到他們家作客,她發現這個家庭的孩子們,有食物就會自然地彼此分享,玩遊戲也會主動互相邀請,父母也會在旁不斷地鼓勵與讚揚,讓她很震撼。後來我在一個網站上看到10幅漫畫,描述猶太家庭和一般家庭的10個不同,原來這就是其中一點。

同樣地,如果我們想創造學習型組織,就必須在企業環境「平常」中持續不斷鼓勵學習,創造平台,讓同仁習於互相分享,彼此教導,而管理者們皆能樂於以身作則,重視學習。老員工與新員工可以互相學習、彼此幫助。新人也可以有一些議題和老員工分享。老員工教導新人,新人從中受益,管理者要創造環境使其表達感恩、回饋;老員工教學相長,得到組織的認同,管理者也要多加表揚,使其分享成果,獲得成就感。

暑假帶女兒到美國,住在台灣朋友家。女兒對英語書籍閱讀原有些抗拒,硬逼她又擔心造成反效果。趁著女兒不在,我偷偷地、慢慢地將房間裡中文書一本一本地挪走,最後只留下英文童書和漫畫,然後靜待女兒的表現。果然,愛看書的女兒,隨手拿起英文童書,自然而然地看起來了。這是我今年暑假最大的感觸:與其抓住蝴蝶,不如種滿遍地的花。

(作者: 劉愛雯,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