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436期電子報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436期 電子報-免試?考試?

王吉達  老師

免試?考試?


王吉達吉言吉語:

小犬今年即將初中畢業,正如火如荼地準備即將來臨的高中入學考試-會考。從初一入學的第一天起,學校就不斷的強調三年後的這一次考試,將會是他人生第一次重要的考試。

對於升高中這件事,我們始終認為跟著學校的安排往前走,應該就沒有太大的問題,加上孩子的學習表現還都還可以,所以一直沒太注意,直到學校安排家長參加高中入學說明會;當看到高中入學簡章時,讓我們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上面明明白白地寫著「高中免試入學簡章」。是的,「免試」,既然高中是免試入學,那我們過去二年多來準備的是什麼?而入學考試又是怎麼回事?

在說明會的簡報中,老師有系統的引導家長們了解免試入學方案,原來申請高中是要三個分數加總:1.多元學習表現積分、2.會考積分、3.志願序積分。如果總分相同,就按著1→2→3的順序來比較。

既然是「免試」,為何又要有個「會考」?教育單位的理由是,由於各校在評定學生成績有寬嚴不一的問題,以致無法判斷不同學校間學生間的差異,因此舉辦一次統一的考試,知道個人分數的相對差異。

在向上管理高爾夫的課程中,我們會提到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當有機會向其他人報告的時候,要把握一個POST的原則:

.People(對象):確認你所要報告的對象是誰。
.Objective (目的):你想傳達甚麼,以及你想得到甚麼結果。
.Strategy(策略):根據對象及想得到的結果擬定報告的框架。
.Tactics (戰術):根據框架發展出作法,落實到各個環節中。

當我有一個新的想法想要讓上司了解,就應該先從老闆的想法出發,他的疑慮以及在意的是什麼?而我的報告內容有哪些是可以解決他的疑慮,滿足他的需求?如何鋪陳逐步的引導上司認識我的想法。

在這次學校的簡報中,老師也運用的這個概念,一開始就凸顯了免試和考試之間的矛盾,再逐步的引導我們了解高中入學的架構、時程規劃等等。雖然我們理解了程序及目的,不過到最後依然無法回答家長最初的質疑:既然免試為何要考試?既然要考試為何叫做免試?

孔子的教學理念有,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對於有教無類,後人解釋認為:不分貴賤、善惡、種族,都有接受教育的權利;也因此,有人提出不應該消滅孩子的學習熱情,所以應該常態分班。另外,《論語》中記載,子游、子夏分別問孔子「孝」,孔子的回答不同,因此朱熹注釋《論語》中評論說:「子游能養而或失於敬,子夏能直義而或少溫潤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與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這就是因材施教。

而這樣的入學方案是要有教無類?還是想因材施教?不論教育單位的想法是什麼,清楚讓大家知道你的表述及立場是必要的,拼命的遮掩,不但讓人越看越不明白,甚至讓人看不起。法國「國立橋梁與道路高等工程學院」,是一個專門栽培菁英人才的學校;學院門口有個石碑,刻了一段文字,大意是,「若你完成一件要事,卻無法說清楚它的重要,你等於一事無成」。

所以,究竟是免試?還是考試?一字之差,卻差之千里。「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e,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愛恩斯坦說的這句話,真的一語道出了「高中免試入學」的謬思。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