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111期電子報

第111期 電子報-教育是為入社會做準備

劉愛雯老師

教育是為入社會做準備


劉愛雯管理沙拉吧:

身為一個企管顧問及專業講師,私下常有許多企業主管或親友來問我:「老師,我的小孩今年大學(研究所)剛畢業,一直找不到工作(或一直換工作),整天晃來晃去,彷彿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標,你可不可以和他聊一聊。」,或是:「我真搞不懂。他唸的是這麼有名的國立大學,怎麼可能會找不到工作?」。「老師,我小孩因為找不到工作,情緒很低落,對自己都沒有信心了,也不想出門,我該怎麼幫助他?」

社會新鮮人求職為什麼容易產生這麼多挫折?如果把人生比喻成與多人競賽的撲克牌局:

第一:牌不够好。人生的撲克牌局有四組花色:『知識』『技巧』『性格』『人脈』。

在求學過程中沒有累積足夠的王牌,缺乏有利的求職優勢。

第二:不會打牌。該出的牌不出,不該出的牌亂出。沒有先去評估自己想做什麼(Who I am、What I want)、有什麼(What do I have),忽視自己的適性及條件,四處亂投履歷,徒勞無功。不然就是過於理想化,或往錯誤的方向尋找。就如同一個適合演青衣的人,卻硬要上台扮演花旦。即使比別人更加努力,也只能事倍功半,可惜了有了一手的好牌。

許多的大學生,等到畢業後開始找工作,才發現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重要。這時候,已經有些來不及了。特別是內向而情緒管理能力較弱的學生,畢業後偏偏去應徵一些與性格不合的工作(如銷售業務類),自然受挫機率大大增加。即使錄用後,也可能很快被淘汰。甚至自暴自棄、走到極端發展成為反社會的人格。我常感嘆,現今的學校教育往往只重視給學生灌輸知識,而忽略了給學生歷練入社會所需要『技巧』、『性格』、『人脈』的機會,在求學時代就提供協助、輔導,幫助學生了解所學與所用如何接軌?入社會應該俱備那些品格、知能?有計劃性的幫助學生透過有效的工具及活動,不斷去認識自己的性格優劣勢、人際能力及情緒管理能力、才能、價值觀、..等,必然可大量減少這些不必要的摸索、迷惘、疑惑及沮喪。

日前在電視上看到洪蘭教授的專訪片段。她提到,在美國讀書時,分組研究報告都是用抽籤的方式決定小組人選。如果你告訴老師,我不想和這個人一組,因為上次報告他都不做,都是我一個人在做。那麼老師會告訴你,你不僅這次要和他同一組,下次也是,甚至整個學年都必須和他一組,直到你學會如何與他有效的合作及相處為止。因為,入社會後,你不能選擇你的老闆、你的同事是一個怎樣的人。洪教授強調:『教育是為入社會做準備』,這句話深深觸動我心!

近年來,由於我所主持研發的一套心理測驗網路系統,受到許多大學院校的全面導入使用,因此常有許多機會到大學校園內針對職輔、心輔老師及導師們授課,指導他們如何運用這套心理測驗網路系統,去協助學生自我了解與性格管理,並應用在職涯規劃及學習發展計劃上。我很高興許多大專大學院校已經意識到了教育與社會接軌的價值,他們的努力值得肯定。畢竟,教育是國家的根本,也是決定企業體質良窳的元素。

企業與其不斷抱怨現在的年輕人人際能力差、缺乏責任感、壓力承受度低,還不如多想想,我們能為台灣的教育,再多做些什麼?

(作者: 劉愛雯,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