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239期電子報

第239期 電子報-最受歡迎的“小攤主”

王宇老師

最受歡迎的“小攤主”


王宇管理點心坊:

女兒參加藝術啟蒙的興趣班,週末這個機構還會組織一些親子活動,閱讀、手工、美食等等,這周有個叫做“來做小攤主”的活動,很新穎的活動,於是就帶著女兒參加。

活動內容是拿家中閒置的玩具、書籍、衣物來互換,也可以出售。女兒一聽自己可以“當家作主”還能換到沒有的玩具甚至掙到錢,非常願意,她高興她的,準備“貨品”的事卻落在父母的身上。經過一番精心的準備,週末我們按時參加活動。

活動中,女兒一躍成為最受歡迎的“小攤主”,沒機會到其他“攤位”轉轉便被叫回去,有小朋友看上她的“貨品”,第一筆錢進賬。繼而女兒看上其他小朋友的“貨品”用自己的書換了回來,緊接著她攤兒上的書、玩具、衣服紛紛被“搶購”,每次都是女兒自己決定是否換購或出售,售出的價格也由她來定。最後,她竟然拿著寫著價格的牌子叫賣起來:誰來看我的價格,小朋友,你來看我的價格嗎?(她還不會叫賣,自創的詞兒)搞得所有小朋友都來她的攤位看個不停,周圍的老師們則笑的前仰後合…

活動結束後,原先沉沉的袋子一下子輕鬆了,回去的路上問她:你覺得有意思嗎?她說:太好玩了,下次我還來,緊接著她還當街數了數進賬的錢。接下來的幾天,她會重複著活動中的每一個細節,把錢放到安全的地方收好。

這次活動女兒深受歡迎其實另有原因的,奧秘就在“貨品”上。

首先,我們先確定參加活動的目的:1、體會物品交換和出售的過程,2、學習如何與他人交往 ,3、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目的挺大,但是對孩子的成長還是一點一滴、循序漸進的。只有“多多交易”,讓孩子的體會與感受增加,最終的收穫最大。所以,在“準備貨品”時,拿女兒喜歡的玩具等東西,較能吸引其他的孩子的興趣,也才能創造“多多交易”的機會。當然,準備的物品事前要徵得女兒的認可,她經過思考才同意出售這些物品。但是我發現,有不少的家長是抱著處理廢品的目的參加這次活動,把家裡要扔掉的東西大包小包的拿出來,希望能換到更好的東西,所以活動結束時,只能請工作人員把剩下的當 “垃圾”處理掉。

最後是「自己定價」,價格和價值的觀念小朋友當然不能理解,在他們眼裡好玩是唯一的理由。女兒一眼看上一台小車,那是一台很破舊的嬰兒玩的拉線汽車,她抱著回來的時候,我們真的挺失望,原以為能找個更好的呢,可是這就是她的最愛。我們欣然接受。當她請小朋友到自己攤位上挑寶貝來換的時候,那位家長就一直指著最貴的一本書希望女兒拿那一本,結果她女兒根本不看那本書拿了另一本【湯瑪斯小火車】的書,這位媽媽看那本書帶貼畫很厚才作罷,不然定不會讓女兒選。一本書換回一個拉線汽車,我們都很高興,女兒因為自己選中的東西被家長肯定而感覺很自豪。

緊接著小朋友看上她的叮叮車,那是一套【花園寶寶】裏的玩具,女兒玩的很仔細車子很乾淨而且是正版,價格不菲。對方讓女兒出個價錢,其他家長都偷偷的跟孩子說價格,希望賣個好價錢,我們沒有,女兒想了一會兒說:5塊。那是她知道最大的數了,成交!

之前她只是角色扮演時賣過東西,這次卻是真的,這讓她興奮異常,拿到錢第一個動作就是遞給我,大喊著:這是我賣出的,是我賣出去的。我想,什麼東西也買不來她自己做主賣出商品時的那種成就感。

隨後,她最貴的書、一輛小汽車都以不可思議的價格成交了,女兒交易過程中動作語言越來越熟練,後來竟然發展到叫賣起來,可見她一定感到自豪和自信。
這期間我們也體會到換位思考的重要作用,給對方他想要的需求,而非給對方我們想給的東西。尊重、信任、支持、讚賞、同理心、溝通這些正向的能量,在這次活動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大人及孩子都收穫滿滿。

(作者: 王宇,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