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498期電子報【檢討修正】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498期 電子報【檢討修正】一場大火的啟示

王吉達 老師

【檢討修正】一場大火的啟示


王吉達吉言吉語:

2019年10月台中大雅一處違規農地工廠發生大火,兩名消防人員因入火場找火點不幸罹難,引發外界抨擊,火場內已沒有人員受困,為什麼還要消防員進火場?據報載,台中市消防局長說,當時現場總指揮官是第一大隊黃姓組長,黃請周姓小隊長監控在廠房右側堆放南北雜貨的另一家公司,不要讓左側火勢蔓延過去。

周姓小隊長於2點50分回報,右側廠內有些許煙飄過來、但沒有明火,請兩位隊員持熱顯像儀進廠監測火源,十分鐘後小隊長見濃煙瞬間聚集,呼叫無線電兩人失聯,3點5分請第一梯次RIT(緊急救援小組)搜尋一樓未果,再派第二梯次RIT進場,發現二樓已燃燒,趕緊撤出,待尋獲兩人時身體遭重物壓住,已不幸罹難。

一名資深消防幹部透漏,雖然當時廠內沒有人員受困,但消防員除了救火,也要控制火勢,若因無人受困,就不積極尋找火源,事後廠房延燒、財損增加,消防員恐被業者控告瀆職,「做與不做,都兩難」。

另外,在2019年4月15日,有856年歷史的巴黎聖母院也發生一場大火。經過近400名消防員極力搶救,火勢在9小時後獲得控制,大火造成聖母院中央尖塔、大部分屋頂付之一炬,只剩建築主體架構尚存。所幸由於古蹟正值整修,「12使徒」及「福音傳道者」銅像等多數無價藝術品早另行存放,得以幸運保存下來。另外,巴黎消防局也推文表示,所幸本次火災並無人喪命,僅有2名警察與1名消防員受到輕傷。

兩場火災,同樣面臨了財產保全的問題,一個是緊鄰火場的財產設備,若燒起來,有被業主提告的疑慮;一個是百年古蹟以及難以估計的資產,若被燒毀,將成為永遠的遺憾,但人身安全、財產保全孰重孰輕?我相信,現場指揮官面臨的壓力更大,因為火場的變化很快,這都是在幾分鐘之內必須做的決定,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猶豫。

史蒂芬.柯維曾提出領導的準則,他認為領導者應具備以下幾點:

1.即知即行:得到正確的信息,做出判斷同時轉化成實際的行動,並開始實踐。

2.獲知有效信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但認識自己,更清楚的掌握現況。

3.妥善準備:「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做好計畫與練習,為接下來做準備。

4.切忌方向錯誤:對領導來說,做對的事比把事情做對來得更重要,因此,事前想清楚為什要做,同時問自己:還有別的方法可行嗎?

5.承受壓力:前面的方向確定了,即使遇到困難也能有強大的心理態度去面對。即或不然,領導者也要承擔遇到挫折時的壓力,不可拍屁股走人。

6.察看實現程度:最終,不論成功與否,領導者都要比對計畫與成果,並進行檢討,從中找出可以讓計畫更完善的做法。

7.自信者勝:領導者的自信心會感染部屬,傳播正能量,與下屬共同努力。

8.領導之途永無止境:今天的成功是明天的基礎,領導者也要在組織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學習,才能因應多變的環境。

9.做出正確決定:領導者做的決策影響甚遠、甚大,因此,做對事用對人,才能避免繞遠路。

從上面幾點來看台中這場大火,我們發現有三點值得思考:

一、人員職責定位不明確
有一回聽消防人員的演講,他說:消防人員的職責,首要應該是維護包括消防員、現場受困人員的人身安全,其次是控制火情避免擴大,再其次才是滅火。他還說:在火災現場,看到煙就應該要撤離,等看到煙變大或看見明火時都已經來不及了。以台中的火災來說,現場既然沒有人受困,就應該專注在避免災情擴大,雖沒看到明火,但有煙飄過來,顯示火已經往這個方向過來,派人前往探索,只會增加風險。

二、過去的經驗沒有產生作用
台灣地區許多工廠、倉庫多為鐵皮屋,當中只有鋼樑,而鐵皮屋的鋼樑很容易因高溫軟化或融化而崩塌,進而造成屋頂及邊牆向內塌陷為M型,過去鐵皮屋的火災發生次數很多,也幾乎都發生此類的現象,台中這場大火已經持續延燒一個小時以上,發生崩塌應該是可以預期的,就應該避免派人進入火場探索。

三、現場訊息不夠完整
看到國外的火災,現場除了建立指揮所和在火場裡外、周圍的消防員通訊之外,我們可以看到空中往往有直升機從高空觀察,讓現場指揮官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現場。而在巴黎聖母院大火中,現場指揮官曾派出機器人進入探索,並藉以評估是否派人進入搶救文物。透過這種空中、平面,室內、室外的角度,可以更完整的掌握訊息。

《戰國策.趙策一》:「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發生這樣的災難,都不是大家所樂見的,更何況當中還造成人員的損失,因此,我們應該要從每一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切不可在同樣的問題上一再跌倒,不但打擊下屬的信心,領導者也失去他的威信。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王吉達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jason@vital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