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663期電子報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663期 電子報-為什麼中美的醫療費用差異這麼大?

顧  濤 老師

為什麼中美的醫療費用差異這麼大?


顧濤環顧世界:

因為鄭老師的關照,最近讓我去做一個LDCT(低劑量肺部CT掃描),可以篩查早期的肺癌。2023年3月,我在北京的一個三甲級醫院做了LDCT,花費了203元(人民幣),另外還有20元的掛號費,當時交完費用,確實讓我驚訝了一下,怎麼這麼便宜,在我心裡這應該是挺重要的一個檢查。我在臺灣的同事也剛剛做過,是6,500台幣(相當1,500人民幣),費用是我的7.5倍。檢查的方式也基本一樣,在臺灣是掃描108CT相片,存放在一個CD裡,外加一張診斷書。在北京是120張CT掃描相片,列印成傳統的膠片(只是為了留存,醫生只看電腦裡的電子相片),外加一個診斷書。費用差別如此之大,讓我不由得想起當年在美國就醫的點點滴滴。

2005年,我和太太到了美國開始工作和生活。因為當時計畫要孩子,所以不得不要接觸美國的醫療系統,坦率的講,當時真的是硬著頭皮去和醫生打交道,因為當時的我們英語還不過關,本來應付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就已經捉襟見肘,更不要說去和醫生溝通專業的醫療術語,想想都讓我們頭大。

當時因為一個當地華人朋友的推薦,我們選擇了和他們一樣的婦產科醫生,一位金髮碧眼的白人女醫生。他們的診所一共有五六位醫生,我們每次去看醫生,他們都會安排我們見不同的醫生,這是為了保證萬一在生產的那一天,不知道會碰上哪位值班的醫生,所以保證每一個醫生都和我們彼此熟悉和見過,這種考慮相當人性。

還記得,有一次我們看過這家診所的創始人,安德森醫生,一個60多歲的白人老先生,當時做了一個稱為NT(胎兒頸部透明度)超聲波檢查,檢查結果應該是超出了平均水準一點點,當時安德森醫生把我們兩位請到了他的辦公室,辦公室裡面沒有任何冷冰冰的醫療設備,而是一個很溫馨的辦公室,他和藹可親的坐在那裡,用最淺顯的英語和我們溝通這個檢查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結果意味著什麼,從頭到尾他都沒有告訴我們一個絕對的結論,而是告訴我們各種可能性,最後也讓我們不用太擔心。我當時的感受不是在看醫生(因為我對看醫生的體驗完全是基於在中國的看病經歷而形成的),而是感覺在接受一個經驗豐富的專家耐心的諮詢。另外,當時我覺得可能他看我們是外國人,英語不夠好,所以才用淺顯的英語和我們來交流,幾乎沒有用任何醫療術語。但是後來在美國生活了十幾年後才發現,幾乎所有的醫生對待普通的病人都是這樣溝通的,他們不要求一個普通人懂得任何醫療知識,醫生的工作就是要把極為複雜的醫療問題轉化成最普通人都可以理解的語言溝通。當然這樣極好的就醫體驗也是有代價的,按照這樣的方式,一個醫生一天也可能就看四五個病人,而在美國培養一個醫生的成本又是極高的,所以這樣高的成本攤到四五個病人身上,每一個人的醫療成本之高是可想而知的。

想想在中國就醫的體驗,簡直是天壤之別,醫生的辦公室門口往往要擠著幾十個人,曾經有一個醫生和我講,他白天幾乎是不喝水的,因為一天要看幾十個病人,根本沒有時間去洗手間。每一個病人進到辦公室中和醫生溝通的時間,一般也都會被控制在5分鐘之內,因為如果時間再長,這幾十個病人是根本看不完的。因為要把溝通的時間壓縮的極為高效,所以一般中國的醫生會直接給結論,除非是重大疾病,很少給你各種可能性的分析,更談不上諮詢,有的時候連病人問問題的時間都沒有,幾乎都是醫生單向輸出。當然這樣的就醫體驗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成本相對低,讓收入不高的最普通人也可以享受同等的醫療救治-這是為什麼北京和上海的醫院永遠是人滿為患,因為北京和上海有最好的醫療條件,而醫療成本相對低,全中國的人如果有疑難雜症,都會到北京和上海來看醫生。

到了美國之後,我才理解為什麼博士和醫生是一個詞語,都叫Doctor。因為在美國,所有的醫生都是博士,在美國的大學裡,本科是沒有醫學這個專業的,想做醫生的人在大學本科一般要學4年化學、生物這類專業,然後再考取醫學院(Medical school相當於研究生院),醫學院通常需要4年時間。畢業之後可以獲得醫學博士的學位,但還不是醫生,還要完成3至7年的住院醫生培訓(Residency training),然後通過國家或州級的醫學執照考試,取得行醫執照(Medical license),才能合法地從事醫療工作。這樣算一算,一個人最快拿到行醫執照也要29-30歲了。而美國的醫學院的學費也是高的離譜,所以在美國培養一個醫生的花費是非常大的,然後這麼大的花費其實是要平攤到一個醫生從30歲以後的行醫生涯裡的,也就是由每一個患者來承擔。

而在中國,我之前看的醫生絕大多數其實都是本科畢業(當然大多數人之後在醫院裡邊工作邊讀了研究生或者博士),而中國的大學教育相對於美國而言,幾乎就算是免費。所以在中國培養一個醫生的成本,比美國不知道要低了多少倍。當然這兩種天壤之別的成本結構下培養下來的醫生的水準,肯定也是有非常大的差距。所以在中國,醫生之間的醫療水準的差距是比較大的,而在美國醫生的醫療水準之間的差距是比較小的。

在美國,醫療系統以私立醫院為主,醫生的收入和工作方式完全由市場決定。根據醫療保險的覆蓋程度,選擇醫生和醫院通常是患者自己的決定。在美國,醫生絕對是高收入階層,當然這些都會轉嫁在患者的醫療成本上,美國的醫療支出占GDP的比例應該是全球最高的國家之一。相比之下,中國的醫療服務集中在公共醫療機構中,其中大多數由政府控制,醫生和護士的工資其實還有很大的計劃經濟的影子,被人為的壓低了,所以導致很多地區通常無法吸引高素質醫生,這導致了醫療資源配置不均,全國醫療服務水準不對等。中國醫生的收入不是被市場決定的,相對於社會收入而言,可以說收入過低,所以經常會聽到醫生辭職,甚至願意去做醫藥銷售代表,因為收入會大幅提升,這就導致了人才流失。

美國沒有全國性的醫療保險,主要通過私人保險公司和政府資助的醫療保險計畫來提供醫療保障。終於在2010年,推出了「奧巴馬醫療」(Obamacare),強制要求個人和雇主購買醫療保險,同時擴大政府醫療補助計畫的覆蓋範圍,使更多人可以獲得醫療保險。但是共和黨上臺以後一直要廢除這個法案,一個焦點爭論是這個法案違背了美國憲法,剝奪了每一個人是否購買保險的自由。「奧巴馬醫療」剛推出的時候,我個人是不開心的,因為要為這個醫改,我需要多納稅很多錢給收入低的人,而自己又無法享受。但是時間放長,我覺得作為一個社會而言,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醫療的保險,這是一個最基本的社會保障,作為最發達的國家,他的人民應該擁有這個最基本的保障。真心的希望共和黨不要否決了奧巴馬醫療。

中國的醫保政策一直在改善,以社會醫療保險體系為主,可以看到醫療保險參與的人數和覆蓋範圍很廣,其中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醫保政策的改革也一直是中國政府努力推進的方向。但是城鄉差異等造成的保險支付比例和限額等方面的不足,還需要持續加以改進。

美國和中國的醫療系統都面臨著挑戰和機會。無論是美國的醫療花費過高,還是中國的醫療品質和分配不均,都需要加大改革力度,使得醫療服務更加高效、自由,品質更好,讓人民過上幸福無憂的生活。

(作者: 顧濤,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