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380期電子報【績效評估】

第380期 電子報【績效評估】從A到A+

王吉達  老師

【績效評估】從A到A+


王吉達吉言吉語:

日前,家父在家中一個不小心跌了一跤,由於頭部著地流了一攤血,後來緊急送醫,經過急診室醫生的處置後,所幸並無大礙;但由於家父高齡,醫生擔心可能有某些症狀延緩發生,因此強制留在加護病房觀察。在加護病房住了二天後醫生認為症狀延緩發生的機率已經降低了,因此轉入一般病房,在一般病房又住了二天,醫生判斷,延緩症狀基本應該不會出現了,就同意家父辦理出院,只需要居家觀察即可,並約定回診時間。

這讓我回想起,過去曾有一位員工上班途中發生車禍,經判定是屬於職業災害,由於有腰部及頸部挫傷因此住院觀察了一周,事後醫生診斷應該停止工作休養四周。在休養四周之後,員工提出另一個醫院開出的診斷證明書,說要再休養二周,這時讓我們產生了懷疑,為何不繼續在同一醫院診療卻換一個醫院,且新的醫院比原有醫院規模小、可信度低;因此當時我們提出應該交由職災鑑定中心鑑定以昭公信,因此約了一周後共同前往職災鑑定中心。

當職災鑑定中心依據同事本次所有的醫療紀錄、X光片以及現場診斷後判定,這樣的傷害恢復時間約需30天,現在應該可以認定復原了。為了避免對員工權益有所損害,我特別問醫生這是如何判斷的,這時就看醫生拿出一本厚厚的冊子,上面有各樣職災的描述、傷害情況、治療時間,找到了屬於同事的職災類型,上面清楚的寫著「復原時間30~35天」。由於同事請假滿五周,已符合35的規定,再加上來到鑑定中心時已是第六周的周四,因此當下和員工約定,新申請的工傷假不准並於周一復職。當下看到有這麼一個標準在,讓我們省了很多不必要的討論或爭執。

很多企業都有標準作業程序(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SOP是團隊運作成功與否的重要條件之一。當企業訂好SOP之後,就要按著其中的規範來做,讓企業平日就如常的運作,讓他成為日常管理的一部份,如下圖左邊的SDCA。



SDCA,S-standard,D-do,C-check,A-adjust。既然有標準就要按標準執行(do),執行狀況要有單位check,就像生產單位的品管部門或是行政單位的稽核部門,找出偏差再做調整(adjust),這是一個週而復始的循環。通常,有兩個狀況我們需要做調整(adjust):首先,發生異常、失常:要拿S和D來檢查(check),若不符合要求,就需做修正。其次,優化、改良:時代在進步,每隔一段時間後,就需要把標準再提高,這樣才會更有競爭力,沒有進步就是退步。

做好SDCA是優秀的公司(A級),若要使團隊在往上提升達到卓越(A+級),就要做到PDCA。和SDCA的差別在於P,P是plan要預先做計劃,也就是目標(方針)管理,DCA就是D-do,C-check,A-adjust看似一樣的,但是目標導向的循環,要在一定時間內達成目標,這是企業不斷提升的驅動力。SDCA指的是如何維持現在的效率和品質,或是隨著時代進步提升效率和品質;PDCA是按計畫來檢討執行過程,希望計畫成功能達到什麼效果,讓公司不斷的提升,講求的是效能,兩者有層次上的差異。

回到前面兩個醫院的例子,職災鑑定中心是在有名的大醫院中,家父住的醫院是近幾年不斷擴大且持續得到優良評鑑的醫院;而這二個醫院的共同點是,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SOP,在這二家醫院中也會看到員工持續的提供品質改善計畫(張貼在某些角落),提供病患更優質的醫療品質。

要做到成為一家優秀的A級公司不容易,公司必須要要有清楚的規範、標準的程序,但要從A到A+,除了前面要有的之外,還有不斷提升的動力,更重要的是,要有一群願意且樂意提供改善計畫,並且努力的實踐的員工,這才是卓越企業的成功之道。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王吉達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jason@vital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