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613期電子報【激勵溝通】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613期 電子報【激勵溝通】Today Is Not My Day!

王吉達  老師

【激勵溝通】Today Is Not My Day!


王吉達吉言吉語:

我兒在2021年成為大學新鮮人主修農化。雖然才大一,不過課業並不輕鬆,作業、報告、考試一樣不少,聽說等進入專業課程之後,課業壓力會更大,於是他想利用這個時間點,做點高中無法做的事。在讀書考試之餘,先是加入團契籌辦偏鄉服務隊以及高中生營隊,也在高中擔任社團輔導指導學弟;另外,還參加系上的籃球隊、農化之夜的表演發表以及迎新營會的籌辦,一整個搞得很忙,但我希望他能給自己多留一些空間。

身為父母,面對孩子的成長,總是有許多的矛盾,一方面希望他能獨立,一方面也擔心他應付不過來,又怕關心太多反而造成親子間的衝突,因此,常常在要不要介入,介入多與少之間糾結。日前,兒子突然打電話給我,一開頭就說:「這幾天真的很倒楣,許多事情都擠在一起,而且都處理不好,還要被學長罵…。」最後還加了一句:「Today is not my day!」

從電話這一端聽起來感覺他的心情不是很好,我心想:機會來了。於是立刻使用《管理高爾夫系列課程中的「溝通反饋七層次」(如圖)和他對話。


1.接納對方的態度:
這時候的肢體語言很重要,要看著對方、身體前傾、點頭、事實的回應,讓對方感受到你在接納他;若是透過電話,可以適時地出聲回應,讓對方知道你在聽。於是,我先問他怎麼了?有甚麼是要和我分享呢?
他說:「那天參加一個線上會議,討論的很順利,甚至提早結束;不過,後面還有一個實體會議,但過去需要花一些時間,但他認為時間充裕,於是休息一下才出發。結果休息過頭,晚了5分鐘才到會議室,原本答應早點去佔的會議室,已被別人捷足先登(場地使用原則是,先到的人有優先使用權),最後會議在校園的某處進行,但會議效果受到環境很多的干擾。」
另外,有一天球隊練習,他把球帶到球場,因有事提早離開,但忘記交代其他同學幫忙收拾,結果球就留在現場,以致隔天重回球場尋找時,球已不知去向,不但要賠償損失,還被學長罵了一頓。

2.描述對方的心情:
透過觀察以及聆聽的過程,了解對方當下的情緒,並適當的描述你觀察到他的情緒,讓對方清楚地知道你在他的身邊、並且關心他、理解他(注意!是理解不是認同)。
我接著問說:「所以你很不開心對不對?」他說:「是呀!」我又說:「你可以告訴我是那些地方不開心?」他說:「其實我不開心的是自己,當然也有別人。首先,我答應要去搶會議室,結果太晚出門,被別人搶走,說了但沒有做到。第二,球是我帶去的沒錯,我沒交代同學也是事實,既然球是系上的,為什麼沒有人會幫忙收?我上次就有幫別人帶回系上。第三,球弄丟已經很不開心,學長還跑來修理我。」

3.複述對方的問題:
將你所聽到的內容整理過後,描述你所理解的他現在所遇到的問題,讓他知道你不但關心,還真的聽進去了,同時向他確認你所理解的是否一致。於是,我又說:「所以,你不開心是因為你答應要做的沒做到,還有沒有人主動幫你收拾籃球並歸還給系上,以及被學長修理。是嗎?」他說:「是呀!」

4.提問:
透過提問,進一步了解對方陳訴的事實、過程、他的期望、預期的目標,也可以透過這個方式,觸發對方去思考為什麼會遭遇這樣的問題。
我又接著問:「我可以問一些問題嗎?」他說可以,於是我採用5W2H 了解他剛剛描述的兩個事件的過程,以及我想釐清的一些疑問。如:參加會議的是那些人?開會的地點、距離、交通時間?…等。後面我問了兩個問題:「這些狀況你自己怎麼看?」,「要不要聽我的想法?」

5.說明、解釋:
向對方講道理或是說明背後的原因,但,若是對方還沒有接納你,或情緒尚未降下來的時候就進到這一層,即使再怎麼有理,聽起來就像是在說教,或是在辯解。由於前面我和兒子有許多的對話,加上我問他:「要不要聽我的想法?」而他也同意的,所以,我簡單地說了我的觀點,並結合他的狀況解釋企業對於「責任」的要求,兒子在電話那頭頻頻說是,他接著請我給他建議。

6.建議:
提供其他解決方案。和說明、解釋一樣,對方心態上還沒準備好,不適合進入這一層。我並沒有立刻給他建議,而是引導他換位思考,對方怎麼看這件事?如果重新來過,你會怎麼做?還可以怎麼做?很快的他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7.批評:
不是情緒性的謾罵,應該針對問題提出指正。同說明、解釋一樣,不宜太早進入。我並沒有對兒子批評指正,但我選擇告訴他,我對他的期待。

這一個多小時的對話,讓我和兒子有更多的認識。這七個層次的運用,一定要先做好上四面個,而下面三個層次不只不能先做,也不需全部都做;畢竟事情發生後,有些人就已能自我發覺錯誤,並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做。

透過這次的對話我也發現,介入和關心之間的差異在於對方準備好沒有,如同你己準備好丟球了,但是對方還沒做好接球的動作,甚至根本就沒想要接球,只想要你多了解他而已,此時直接把球拋過去,這就是介入。透過一連串溝通互動的過程了解對方,等他準備好接球的姿勢,再順勢將球丟給他,就是關心。

部屬或孩子遇到問題、挫折在所難免,當他們帶著情緒來找我們對話的時候,透過有效的溝通模式,不但可以緩解對方的心情,還可以適度的提供建議、解決問題,更可以增進彼此的關係,讓他的Bad day,變成Good Day。

(作者: 王吉達,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王吉達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jason@vital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