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581期電子報【績效評估】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581期 電子報【績效評估】應試教育下的硬式迷思

鄭自凱  老師

【績效評估】應試教育下的硬式迷思


鄭自凱管理觀點:

前陣子,北大副教授丁延慶「吐槽女兒學習成績差」的視頻在網上熱傳。丁延慶出身農村,6歲能背新華字典,不但是「神童」,還是「勵志哥」;他的妻子也是北京大學畢業的高材生。女兒沒有遺傳到「丁教授」的學霸基因,成績「跟倒數第二名有很大差距」,讓日日為她輔導作業的父親失控飆罵。這段心路歷程讓網友感受「真實」,原來北大教授與一般家長一樣,「不輔導作業父慈女孝,輔導作業雞飛狗跳」。

丁教授表達的有兩點,一是女兒和他差很大多,二是自己已經盡力卻無效,最後只好放棄,不再給女兒壓力了。不過,我真的好想知道:
~他這樣的公開談話內容,事先是否徵求過女兒的同意?
~他是否有想過女兒看到視頻後的感受?
~他是否有想到當媒體給出了「北大教授拍視頻『吐槽』學渣女兒:我奮力托舉,你卻成學渣」這樣的標題,女兒要如何面對同學、親友間異樣的眼神?

也許丁教授的用意是想現身說法,向社會的父母們傳遞一個資訊,不要把孩子逼得太緊,因為孩子天生和我們自己就是不一樣的。但是,我相當不能認同他以視頻公開的說自己兒時有多優秀,而女兒卻有多差的作法。

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報導,上海一名網友爆料稱,自己親戚年僅14歲的女兒跳樓輕生,只因壓力太大。孩子臨走之前,把自己3萬元的壓歲錢整理好放在了桌子上。給父母留下了足足三頁紙的遺書,有上千字之多,女孩平時非常乖巧,媽媽要求她進入班級前十,年級前二十名,她說媽媽愛的不是她。也許這孩子父母的本意是期望孩子未來能夠出類拔萃,但是,他們卻用了忽略孩子感受的方式,愛之適足以害之,釀成令他們始料未及、遺憾終生的悲劇。

究竟是誰以「應試得分」高低和「用功程度」高低想出「學霸」(高得分、很用功)、「學神」(高得分、不用功)、「學弱」(低得分、很用功)及「學渣」(低得分、不用功) 的名詞,「學霸」、「學神」是讚美、肯定,「學弱」及「學渣」則是貶抑、否定之意,在我看來,這樣極端性的詞對孩子不只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帶來心靈的傷害。

很久之前,臺灣曾做過「大學聯考榜首而今安在」的追蹤調查,結果顯示,這批聯考中的秀異青年,並未成為想像中的特殊突出份子。他們有半數左右在美國定居,大部份拿到碩士及博士學位,且大多數從事本行的工作,而其中又以教學及研究工作,所占的比例最高。他們中間沒有高官,有的只是在政府機構中勤懇努力的公務員;他們之中少有經商發財的,但是在大企業中擔任要職的比比皆是;他們並沒有成一家之說學術大師,但是在研究及教學的寂寞長路上,默默耕耘,持久不懈的卻不少。

臺灣資深媒體人馮賢賢就是1974年大學聯考(大陸稱「高考」)乙組的狀元,她很感歎地說:「一生中學習力最旺盛的青春歲月,都浪費在一些考完就全部忘光的東西上,而沒有真的被啟發。」(臺灣從2002年廢除聯招,改采多元入學方案,多元入學以兩大管道為主,第一種「甄選入學」,考生須參加學科能力測驗,分為「學校推薦」與「個人申請」兩種方式;第二種「考試入學分發」,和過去聯考一樣,現稱為「指考」)。

由此可見,應試得分的高低與人生的成就之間,應該還有相當大段的距離。因為分數未必能測出學生的分析思考及創造力,更遑論達成社會成就的重要條件,例如:人格、智慧、體力和社會關係等。所以,以分數的高下來期待未來的社會成就,既不公平也不合理。看來曾是學神、學霸,北大畢業高材生的丁教授未必是位教養得當的父親,他也陷入應試教育下「分數至上」的硬式迷思。

天生吾材必有用,孩子處於學習力最旺盛的青春期,最需要的是父母發掘、啟發潛能及興趣,提供一個自信、快樂、開放的學習成長環境,使其天賦得以自由發揮。在此奉勸天下為人父母者別用自己的想法去設定甚至框住孩子的未來,他們將來的成就往往是超乎你們想像的好。

〈後記〉
看到《BBC》 8月26日的報導:7月24日中國政府發佈「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目標是「有效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該政策被簡稱為「雙減」,其措辭嚴厲程度超過市場預期,有投資人立即認為「這個賽道基本上廢了」。

我不認為,這項「雙減」的政策能破除應試教育下的硬式迷思,反倒是在內卷特別激烈的一二級城市「家教」、「陪讀」的需求會更夯更旺。

(作者: 鄭自凱,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創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