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257期電子報

第257期 電子報-努力比聰明更重要

努力比聰明更重要


陳明志管理思維:

我的女兒就讀國中二年級,最近學校剛發段考成績單,成績比上次段考進步了一點點,整體而言只能算是中等。其實在平常我和我內人常常「絞盡腦汁」,想盡各種方法希望她能多用功一點,畢竟在台灣目前的社會環境,學歷還是相當重要的。然而,不管我們用鼓勵、讚美、責備、處罰等方式,始終都無法對她產生太大的激勵效果。

我們與教導她的老師進行電話溝通,甚至親自到學校與老師交流,想瞭解她在學校的學習狀況,進而找出她成績無法進步的原因,然而從幼稚園、小學到國中(初中),每一個教過她的老師都給她一樣的評價:「頭腦非常的聰明,上課也很專心但就是不夠努力,如果願意多花點心思在課業上,成績一定非常優異。」我們認為老師說了客套話,然而老師也舉出很多實例說明觀點,例如她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解答全班同學無法解答的題目,所以我們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最近有位朋友傳來了訊息幫我解答了困惑。美國史丹佛大學的心理學家卡羅爾德偉克教授,在過去的10年當中專注於研究如何對孩子進行表揚。他們對紐約20所學校,400名五年級學生進行研究。首先,研究人員對每個學生進行智商測驗,因為刻意挑選簡單的題目,所以學生回答的分數都相當不錯。這群研究人員將參加測試的學生分成兩類:一類對他們誇獎因為他們非常聰明,所以成績優異;另一類則誇獎因為他們非常努力,所以成績優異。

接著立刻進行第二次測驗,這一次研究人員準備了兩種題目,讓這兩群孩子自行挑選。一種題目和前一次的題目類似,另一種題目則較為困難,結果被跨讚聰明的孩子90%都選擇了簡單的題目,然而被誇讚努力的孩子,則大多選擇了比較困難的題目作答。研究人員發現,被誇讚聰明的孩子為了盡可能保持聰明,所以做出「躲避出醜」的選擇。第三次測驗時,所有孩子都接受了很難的題目測試,被誇讚努力的孩子全都卯盡全力,想盡辦法解決問題,但是之前被誇讚聰明的孩子則一直表現出很緊張,很無奈甚至很沮喪的表情。最後一次(第四次)測試的題目其實和第一次題目同樣簡單,然而被誇讚努力的孩子成績比第一次提升了約30%的分數,然而被誇讚聰明的孩子卻因為前一次的挫折影響,整體退步了將近20%的分數。

這位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做出了結論,他們認為表揚孩子努力用功,會給孩子一個自己可以掌控的感覺,孩子會以為成功與否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只要努力就有成功的機會,反之成績不好歸咎於自己不夠努力。至於被誇讚聰明的孩子,則等於告訴他們成功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因此當面對困難或挫折時,他們變得手足無措,甚至因為自認聰明而不願意努力,或是選擇不接受挑戰的結果。

孩子的個性要從小關注與培養,不管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應該要教育他們,「凡事從自己身上找自己努力是否足夠的原因(內控),而不是以自身聰明當作不需要努力的藉口(外控)」。很多上課的學員問我,我們到底要聘用「聰明」的員工,還是「努力」的員工?我認為,聰明加上努力是人才,是不可多得的上等人。努力但是不夠聰明也是人才,是可以透過後天學習的上等人,成就也不容小覷。但是如果是聰明但是不努力,則只能說是靠運氣的中等人,至於不聰明也不努力的人,那只好雙手合十自求多福了。看完以上的研究報告,我將會改變對孩子的讚揚重點。您認為呢?

(作者: 陳明志,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