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176期電子報

第176期 電子報-做個"熟手"

王宇老師

做個"熟手"


王宇管理點心坊:

最近讀一篇北大醫院院長劉玉村的報導:劉先生身為院長,但作為劉醫生每週必有一天穿好手術服,拿起手術刀,為病患直接開刀手術,因為這是他的愛好。與多數成功者一樣,必須是愛一行才去幹一行,劉院長也是兒時立志當個醫生的,有了理想就有了目標,有了方向,對與醫術有關的特別有濃厚的興趣。去北歐旅遊的時候,別人遊客都忙著照相買東西,他卻在看賣魚的人熟練的分解切割鮭魚,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他還喜歡看魔術,觀察魔術師的手法;他的心中有一張人體的3D結構圖,哪里有什麼組織,都了然於胸。這樣內外兼修的結果,就是這位胃腸外科的專家做手術時,病人的出血量往往只有其他大夫同樣手術的幾分之一,因為劉醫生知道再往下切,就到了那條血管了,繞過去就好了!還有經過他施以胃癌的擴大根始及全胃切除術後,胃癌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高達48%!

正如歐陽修在《賣油翁》中描述的「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於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康肅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康肅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於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康肅笑而遣之。」

“無他,惟手熟爾”其實是一個結果,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專業人士的舉重若輕的“手熟”,不知道要達到這個“手熟”的過程需要漫長的過程。

在培訓課程中,尤其是《向下管理高爾夫》實戰訓練中,學生常問:「老師,您能把案例中的狀況和選項都背下來呀?!」我也常會回答「無他,惟手熟爾。」我們的講師團隊的四位老師都能夠做到這一點---不用看講義,就能夠知道哪一個案例的狀況與選項是什麼,只要能做到下列四點,就能成為駕輕就熟:

1.脫離拐杖。從最初授課起,鄭自凱老師就要求所有徒弟不要用投影片,那樣會干擾思路,養成對輔助工具的依賴。

2.融會貫通。要瞭解每一個選項背後隱含的管理理論,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能夠瞭解所有問題背後的問題,就不會是單純的機械性記憶選項了。

3.勤學敏思。要像劉玉村院長一樣,汲取所有相關行業的優秀技巧。劉院長是看賣鮭魚、魔術表演,作為老師也要觀看、揣摩所有用嘴巴吃飯的行業,例如:演話劇的、說相聲的、播音員、主持人,看看他們是怎麼表達的,是怎麼調動觀眾與聽眾情緒的,設法仿效學習,做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4.相容並蓄。在培訓公司中有一個角色是助教,協助老師做好課程的行政工作,他們跟隨過的老師往往很多。有時間與他們溝通時,我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哪個老師的課程最令您印象深刻?」或者「哪個老師最令您欣賞?」當助教說出某個老師的名字時(多數不是我),我會進一步詢問「值得欣賞或印象深刻的地方?」,這樣我就可以間接的學到那些老師的不傳之秘了,也算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再前行吧。

總之一句話: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反復是最好的學習!凡是和培訓沾邊的東西,我都抱持著巨大的興趣,身體力行不斷地嘗試,逐漸定著於身,幫助自己成為“熟手”。

(作者: 王宇,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