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684期電子報【教育發展】
  • Facebook
  • LINE
  • X
  • LinkedIn

第684期 電子報【教育發展】AI時代教師的不變與變

黃同慶  老師

【教育發展】AI時代教師的不變與變


黃同慶慶聲若響:

今年最夯的新聞,無疑是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術取得重大的突破,專家直說2023年是AI元年。作為教師的我,也在思考我們的角色和工作是否被AI取代呢?面對AI的時代,教師需做出哪些的改變呢?

首先,我認為,AI或許能取代照本宣科、教學刻板的教書匠,但難以複製出一位優秀教師,具備的六點素質及能力:
1.有教學的熱忱
2.能夠激勵和引導學生
3.紮實的專業知識及靈活的教學技巧
4.能不斷學習和探索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
5.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
6.有責任感和耐心

當然,面對AI技術的崛起,教學者也需要重新思考自己,在課堂上的角色以及著力方向,我從「合、分」兩個方向思考:

※ 合:合作
一︑與AI合作
AI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可以針對不同情況做出理性判斷,可以一對一客制化提供學生資訊,簡而言之它是個全能好幫手,不只是學習者的幫手更是教學者的幫手,教學者可以善用AI這些優勢來幫助課堂的運作,例如:課前課後的知識複習,更具互動性的學習評量與補救教學,課程上對每位學習者狀況的紀錄等等,教學者應該善用AI的優勢,增強課堂的學習效果。
二、與學習者一起合作
過往的課堂,教師是知識的提供者也是決策者,教師把已經設定好對錯的資料餵養給學生,在根據已經設定好的標準評量學生成績,在AI時代教師應該是個引導者,他協助學生面對各式問題一起解決,他教導學生如何處理分類並判斷龐大的資訊,換言之教師應該是學習者的合作者。

※ 分:差異
一、增加實務演練
AI擅長的是擁有豐富的知識庫並能針對個人給需求給予支持,所以教學者要強化人工智能無法觸及的部分,例如:學生技巧演練,實際操作、沙盤推演、Role Play等互動教學,「知」的部分人工智能協助,「行」的部分就是未來教學者的價值與差異所在。
二、強化判斷能力
決策=預測+判斷,而在AI時代決策=AI預測+人的判斷,AI確實比人聰明,但承受風險體驗後果的是人,建元顧問的VMTP課程過往把經理人決策的層次分為「直覺、經驗、事實、理念」,未來AI大多能提供足夠的事實數據,而人們更需要有理念的去做出判斷,教學者應該強化這方面的教學。
三、強化感受能力
有人說,AI與人的距離就是那一顆心,人們就算查詢許多的網路資料,還是希望有個能真實體驗過的人告訴他實際感受,包括對學習者情緒的感受與反饋,給予學習者關懷或重視,這些我們稱為人情味的感受,這是人類教學者與人工智能最大的差異。
四、強化個人特質
教學者要從個人專屬的經歷強化,建構一套自己的哲學思想與生活態度,這樣即使聰明的AI老師出現,學習者還是想追隨這位獨特的真人老師學習。

藉由AI技術的幫助,人類可以獲得更多的解放,就像洗衣機讓人們每天多出數小時閒暇時間,農耕機具讓農夫可以耕種更大面積的土地一樣,每一次新技術的突破,總是讓人類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思考生活,對增進心靈成長與學習各式技藝有更多的熱情。這篇文章的書寫,我也使用AI技術輔助,我先請ChatGPT幫我歸納優秀教師的特質,再讓它分析AI世代前後教師應有的改變,然後根據 ChatGPT提供的資料再加上個人主觀的意見撰寫成文章,這樣的書寫方式對比以前節省了我大量資料收集分析的時間,所以,AI是否能取代教師,我並不擔心;反而對那些懂得善用上述AI「合、分」的教師會更有信心,我認為這些教師未來將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

(作者: 黃同慶,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黃同慶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ching@vitalic.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