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專欄

第222期電子報【策略規劃】

第222期 電子報【策略規劃】消與長的迷思

劉愛雯老師

【策略規劃】消與長的迷思


劉愛雯管理沙拉吧:

最近某鮮奶品牌在進行「寄包裝截角參加抽獎」的活動。朋友說,她從來沒這麼認真地參加抽獎。因為家裏天天喝這個鮮奶品牌,不參加抽獎太可惜。以前,她買1800ML的瓶裝放5天,當她發現900ML及400ML的抽獎資格都一樣,當然就改買400ML的瓶裝。後來,她又發現還有290ML更小的瓶裝。現在,她都只買290ML的瓶裝。一次多買幾瓶,抽獎機會就增加了!

不曉得這個活動事前是否模擬過消費者心理與行為。如果活動目的只是打知名度,或是在抽獎期間創造消費者換品牌,那麼目標應是達成了。但對於營業額不僅毫無助益,甚至造成大瓶裝的減量或滯銷,會不會也是始料未及的呢?

企業在投入成本或控制費用時,也常會陷入此類迷思。例如覺得軟體設計外包要花錢,所以請MIS部門來寫程式。但MIS部門工作負荷過重,只好持續招募新人。長期人力成本支出,最後可能比外包還要昂貴。又例如不斷找新的低價供應商來降低成本,表面上的物料採購單價降低了,但因為彼此不熟悉,品質不穩定造成重工,不能及時的供料帶來等待的隱性成本。

最近電視有則新聞,桃園機場手推車及電坡道為人垢病已久,於是管理單位聘請保全人員專職協助旅客上下電坡道。保全人員每班需4位,分三班制。記者預估,一年的人事費用約為500萬元,直呼離譜。彼得.杜拉克在《成效管理》這本書中提到:「想有效控制成本,就必須對整個事業作全盤的檢視。如果不這樣作,當你在刪減某一個部門的成本時,就會同時造成另一個部門的成本增加。乍看之下,削減成本的措施似乎有效。但在幾個月後的最後成果中,你將發現:整體的成本仍和原先的一樣高。」

增加大瓶裝的截角數量,也許是一種不花成本的解決方案?改良設備或是投入人力成本,其中的平衡點為何?多維度思考,多模擬演練,多評估比較,也許就能讓事情的結果更為合理。如同彼得.聖吉《第五項修練》所強調,以系統思考代替機械式思考和靜止思考,並通過瞭解動態複雜性等問題,找出解決問題的高「槓桿解」。一切的事件都息息相關,每個環節都相互影響,而這些影響通常是隱匿而不易察覺的。

企業和人類活動也是一種「系統」,身為群體中的一小部份,明白系統思考的架構及知識體系,可幫助我們認清整個變化型態,了解應如何有效掌握變化、開創新局。從片段到整體,從微觀到巨觀,從靜態到動態,從單向因果到雙向因果,透過不同層次的思考看待彼消此長,決策者不可不慎乎!

(作者: 劉愛雯,建元顧問/管理高爾夫訓練中心專任講師)


若您對此文章有想與劉愛雯老師了解的,請點擊下方E-mail。
aven@vitalic.com.tw